创建“省级平安校园”是一项长期工程,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使我院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确保荣誉称号的长期持续性,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及省、市安全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学校安全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平安发展要求,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为抓手,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维护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学院安全工作“三降三升”,即:涉校涉生事故发生率降低、校园发案率降低、校园纠纷率降低、安全意识提升、“六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演练制度化,安全排查网格化,安全责任全员化,安全管理精细化,安全文化立体化)落实程度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提升。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安全制度
责任领导:周恩善
责任部门:党政办、后勤集团、总务处、保卫处
在“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巩固提升活动中,各系部、分院,各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注重结合实际,建立内容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防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安保管理等方面相关安全工作制度,并不断开展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健全值班巡查、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制度。
值班巡查制度。加强公寓值勤和巡逻守护,严格学生进出公寓登记制和来访登记制,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制度,严防重大、特大刑事案件发生。
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情况进行检查,查隐患,堵漏洞,摸清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的突出问题,并建立工作台账,配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集中整治。
应急处置制度。各单位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举行重大活动或集会,必须周全考虑,充分作好应急准备;已成立的应急处置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处置有力,协作有效,联动及时,处置恰当,努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二)提高队伍素质
责任领导:宋学峰
责任部门:党政办、纪检办、学生处、创建办
在“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中要着力突出关键内容。一是要建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系部、处室主要负责人是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落实各项建设工作任务。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防控体系。要采取“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切实打造“平安校园”防控体系。保卫干部队伍与安保人员是构建平安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力量,要高度重视保卫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做到突出“专职必尽职”,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学生处、各系学工办、学生会干部以及宿舍管理员是构建平安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做到“兼职须履职”。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反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好排查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在安全检查与考核工作中,重点突出“高、严、全、细、勤、改”六字方针。各部门安全工作要坚持“一岗双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安全领导职责。三是加强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单位等保持密切联系。研究治安防范措施,共同做好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防范工作,及时清理校园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强化治安巡逻,确保校园周边以及校园内治安环境良好。四是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足额配备专、兼职安全人员,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要严格制度管理,加强门卫、巡查、值班等安全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作为,主动防范,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三)创新安全教育
责任领导:王烨
责任部门:教务处、宣传部、团委、保卫处
1、安全教育进课堂。将安全教育纳入学院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和考核“六到位”。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掌握必备的自护自救技能。
2、营造安全教育氛围。要结合学院特点,利用校园广播站、院报、版报、网络等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3、精心组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深化在校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4、创新安全教育形式。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要把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演习演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救护技能同步提高。
(四)筑牢群防群治基础
责任领导:常雅宁、宋学峰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党政办、学生处
一是领导基础,各单位负责人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属地责任、主管责任;二是群众基础,所有教职员工均有安全教育和防范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实现安全责任全员化;三是社会基础,要通过家校联通等方式,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责任领导:周恩善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财务处、创建办
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安全基础设施,构建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六)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责任领导:常雅宁
责任部门:党政办、宣传部、团委、保卫处
相关单位要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即:突破单一的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多载体、多形式的安全文化氛围;突破被动的安全管理思维,强化全体师生主动防范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突破滞后的安全警示办法,形成网络化强、灵敏度高的安全防范机制,让平安和谐发展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七)建设“平安校园”管理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周恩善
责任部门:党政办、创建办、学生处
在学院总值班、视频监控主控室、校园110报警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优化功能,建立“平安校园”管理服务中心,将其建设成为集行政总值班、校园安全值班、学生管理值班、报警服务、师生求助、应急指挥“六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学院稳定安全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院内人、地、物、事等重点防控对象、防控队伍、防控预警、防控措施的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校园基础工作信息化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责任领导:常雅宁
责任部门:党政办、创建办
学院成立“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西科、周 义
副组长:常雅宁、宋学峰、张秋学、周恩善、王 烨
成 员:赵 毅、贾鹏义、孙明强、何东兴、白甲志、
李维平、刘文清、高维河、邓宝祥
下设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赵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张向阳、刘炜。办公室具体负责情况掌握、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各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并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形成建设氛围,使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强化安全责任
责任领导:周恩善
责任部门:创建办
建立健全“省级平安校园”巩固提升工作责任制,对疏于防范、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和重特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按照“三项机制”要求,实行责任追究。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安全故事的主体责任、属地责任、主管责任,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共同维护校园的平安稳定。
(三)实施动态管理
责任领导:宋学峰
责任部门:创建办
创建“省级平安校园”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单位要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传达落实,细化内容,制定方案,切实执行,确保“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 要积极落实相关责任,加强督导,确保“省级平安校园”创建目的真正实现。一要夯实主体责任,以上率下。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把责任意识树起来、把主体责任扛起来,把任务部署、推动落实作为重点,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强化督导检查,传递压力。创建办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督查意见,促进整改。特别要注重对关键节点的督查督导。三是落实巩固提升责任,推进工作。开展“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系部、处室要根据创建整改方案及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要求,长期坚持,提高认识,在各部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把各自承担的责任指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时间表,切实推进工作,真正把师生的安全放在心上,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保障我院校园安全,确保“省级平安校园”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